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认证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甲级、乙级、丙级和丁级。不同等级的企业资质认证条件各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变革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和注册资本**:企业需要有清晰的变革发展历史,主营业务应为系统集成,注册资本要求随等级递增。
2、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是由信息产业部授权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的,以评估企业综合能力,包括技术、管理、服务、质量保证、设备、建设质量、人员构成、业绩和资产状况等。获得证书有助于企业展示实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享受优惠政策,并加强自身建设。认证过程包括企业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通过评估后获得证书。
3、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的费用大致在5万到8万之间,具体费用会根据所在地区有所不同。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费用可能会相对较高。
4、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认证费用根据地区有所不同,通常在5万至8万元之间,而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认证的话,费用可能会更高。
5、二级资质- **综合条件**:企业需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的法人,变革历程清晰,产权明确,拥有不低于一年的三级资质历史,或从事系统集成业务时间超过两年,且不拥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
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等级评定条件实施细则 一级资质(一) 综合条件企业变革发展历程清晰、产权关系明确是指企业应有明确的成立时间,在转制、更名、合并、分立等变更事项中业绩、人员、资产继承关系明确,股权关系明确。
2、特一级: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11年7月份开始启动系统集成特一级资质的认证和评审工作,旨在推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做大做强,维护国家党政、军队、金融、电信、交通、能源等重要领域安全可靠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保障。
3、信息系统集成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统集成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指导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4、为进一步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认定工作,细化认定依据,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等级评定条件(2012年修定版)》,2012年5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工信计资〔2012〕7号印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等级评定条件实施细则》。
5、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分为特一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特一级资质是工信部于2011年7月启动认证和评审工作的,旨在推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的发展,保障国家党政、军队、金融、电信、交通、能源等重要领域的信息安全。